标题
  • 1
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用我们的心智,创造社会价值!
传递有用的信息,给生活增添一些乐趣!
将挥之不去的思念永远寄存在网上!
让革命军人的荣誉代代相传!
深切感念为创建新中国浴血奋战的革命战士!
难以忘怀的经历!
当前位置:首页 >> 红后之窗
再赞张崇鱼
来源:陶建新   更新日期:2017-09-15   阅读:3238  评论:1   字号:加大 / 缩小
                                     


   曾几何时多年前,我就听说了川陕将帅碑林及张崇鱼这两个名字;还记得父亲曾这样对我说过:“巴中有位叫张崇鱼的热心人,到家里来拜访过,他正在为红四方面军的指战员在巴中为“红四方面军”指战员筹建了一处烈士陵园,今后我也会回到哪里去………”后来,随着川陕将帅碑林的规模逐渐扩大及在海内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张崇鱼这个名字也与时俱进地深深铭刻在了我的脑海中,虽然许多年过去,张崇鱼这个人对我而言,也仅仅是个只闻其名而从未见过其人的“远而近知”人物,但他的名字在我的脑海中却早已与川陕将帅碑林的名字融为了一体,只要听人提到张崇鱼这个名字,我就自然而然的联想起了川陕将帅碑林,听见有人谈及到川陕将帅碑林,也就想到了张崇鱼这个名字;我认为这种“效果”就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下善举,就必有善报”的报应吧。











   1932年,红四方面军从鄂豫皖苏区战略转移挻进川北时,仅有四个师约1.6万将士的兵力,经过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几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并经历了国民党反动派的“三路围攻”“六路围剿”的战斗洗礼后,红四方面军由弱到强,迅速的扩红发展壮大到了四个军十四万多人的部队(还不包括赤卫队,游击队,独立营等地方武装力量的数十万人),极大的保存和发展了川陕苏区的革命力量,在当时全国各革命根据地纷纷受挫的不利大气候情况下,川陕革命根据地不但没有萎缩减少,反而日益扩大,红四方面军这支晓勇善战的队伍,也成为了中国工农红军队伍中一支百战不殆的最强悍主力军,也是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后,红军重振雄风东山再起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红四方面军在川陕革命根据地武装割据了23个县,将根据地面积扩展到42.000公里,人口多达600万,同时还设立了“川陕省苏维埃政府”建立起了相应的各级党组织和政府机构,设置合理,建制建全,即体现了战时政权组织形式的特点,给原本十分落后的的川北,陕南地区营造了全新的政治文明空气,极大地带动和促进了川陕革命根据地人民政治文明的进步。红四军不仅在川陕革命根据地发展了三万名党员,同时还培养了大批的地方各级干部,组织了数十万人的地方武装力量,播下的“革命种子”呈星火燎原之势遍地开花;然而就在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革命形势正处在如火如荼的鼎盛时期时,1935年1月22日,中央红军却发来了电令,“要求川北红军(红四方面军)集中全力西渡嘉陵江,突入敌后,运动歼敌,策应屡屡受挫兵力锐减的中央红军渡江北进”为了顾全大局,服从命令听指挥,佑护处境危急的中央红军摆脱困境,红四方面军毅然牺牲自我的局部利益,放弃了苦心建立正处于鼎盛时期的川陕革命根据地,强渡嘉陵江,西进策应中央红军长征,由此可见,红四方面军的此次行动,并非“擅自放弃川陕革命根据地”而完全是服从命令听指挥,牺牲自我利益,顾全大局的体现!而被有些人出于至今不明的“政治目的”将红四方面军牢记“党指挥枪”服从命令听指挥的高度革命组织纪律性的“策应”行动,给歪曲成了“逃跑主义”然后,便在红军队伍中开始了“煮豆燃豆箕”使我英勇的红四方面军这支革命意志最坚定,杀敌场上最勇敢最强悍的队伍蒙受了极大的冤屈!!然而,历史是不容“忽悠”的,现今,根据有关历史资料的佐证,完全颠覆了当年哪些不实的“逃跑主义”定论,由其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人民以及象张崇鱼这样的求实干部,对红四方面军在川陕革命根据地哪段不可磨灭的光辉革命历史,心中自有“功与过”因此,为了牢记红四方面军在川陕革命根据地的辉煌历史,不忘初心的依然爱戴和缅怀红四方面军的先烈及尚存将士们,1993年,张崇鱼怀着对“红四方面军”全体官兵的崇尚和敬佩之心,率先提出了:“应在巴中,为在川陕革命根据地做出了不可磨灭贡献的红四方面军立下丰碑”(建立川陕将帅碑林)从此,这位赤子,便开始走上了寻访红军将士,筹建“川陕将帅碑林”的漫漫征程。

   创建“川陕将帅碑林”的初期,在没有专款专项及办公场所的艰难条件下,张崇鱼率领着同仁们,行程七十余万公里,拜访了上万名当时还健在的老红军,并且自掏私款八百余元,寄出信涵三千余封,编著整理红军史料21本,为“红四方面军的先烈们立碑树传了4280块墓碑,镌刻了红军英名13.8万人;他经历了千辛排除种种困难,坦然笑对各种冷嘲热讽和误解(他在拜访各地当时还健在的老红军及收集历史资料时,被人恶意歪曲为“拿着公款游山玩水…”;在筹集建造墓碑资金时,又被人误解为“诈骗犯”而报警被警察盘问…)可真是深深的太平洋之渊(冤)啊!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貌不惊人,体不伟岸的男子,却以博大的胸怀忍辱负重笑对哪些“士可杀而不可辱”的巨大屈辱,怀着一颗赤子之心,仍然痴心不变的率领着他的同仁志士们继续排除困难奋斗创业,最终,取得了现今被国家认可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及四川省国防教育基地”且闻名海内外的辉煌殊荣!也成为了中国最大红色碑林及红色旅游景点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真是“有心人办有心事,了不起呀!了不起!”多么感动人心的事迹!如果当初张崇鱼没有赤子般的宽阔胸怀,也许早就在各种热嘲冷讽的误解面前委屈的含泪拂袖而去了,面对这种出力不讨好的烦恼事,无论落到谁身上,都只能是“苦酒一杯”呀!由此可见,张崇鱼同樊建川一样,也是一个胸怀大格局,忍辱负重的男子汉。


   近,在一次座谈会上我见到了这位久仰的白发老人,




   他哪双眯眯笑眼及笑口常开,消瘦而又略带几分苍桑的小脸,给人一种随和而又谦卑的亲和感,虽然他哪并不伟岸的身躯与堂堂的七尺男儿的形象有很大的反差,但我却依然可从他所创建的辉煌事业中,领略到这位“川巴汉子”内心的强大和人格的魅力!借此机会,我谨代表我的父母家人,向这位川陕将帅碑林的创始人致敬!因为他给成千上万的红四方面军先烈和将士们创建了一处具有深远历史意义而又温馨的最终归属地,他将红四方面军先烈们的英灵又请回到了这片当年他们挥洒血汗屡建功勋的故土上,老战友们又重新集结在一起了,先烈们的英魂,将佑我中华红色基业世代相传!他的这种不忘初心爱红传红的善举,也使我们这些红四方面军的后代,无比的感动和欣慰!我坚信,他创建的这个“增光添彩”传红工程,将随着岁月的沉淀而更显魅力四射!多年以后,川陕将帅碑不仅会被例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而闻名于世,并且还会象现今的成都武侯祠一样,被后人视同为历史文物来参观赞赏,也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红色后代们,永远不忘老祖宗们创建的红色事业,一代接一代的传承下去!

  辉煌的现实告诉人们,川陕将帅碑林是一处“建在当今,功在千秋”的远大宏伟事业。




    四川出能人奇事,在近近代的建筑史册中,前有张崇鱼后有樊建川,这俩位胸怀大格局的“巨匠”以他们超凡的智慧及艰辛的奋斗不懈的努力,在具有悠久文化历史的天府之国,又大手笔的给历史及川人们留下了两笔辉煌的“遗产”而张崇鱼及樊建川这俩人的名字,也将伴随着“川陕将帅碑”及“建川博物馆”而流芳百世下去,这种“大国工匠精神”就是格局决定人生的内涵及魅力!

    如今,“老牛明知夕阳短,不如扬鞭自奋蹄”的张崇鱼大哥所创建的宏伟事业已见硕果,且后继有人千古流芳已成大格局!八十抒怀的他,正处在“老夫喜吟黄昏曲,满目青山夕照明”的意境中,其传红精神生生不息,扬鞭再奋蹄。虽然张崇鱼大哥目前头顶上已有了很多的‘’光环‘’但我仍然要对他再赞上几句:

   为了留住红色历史,你提议建立丰碑;


  为了缅怀先烈,你创建了川陕将帅碑林;


为了实事求是的尊重历史,你编著了红四方面军革命史料21本;


   为了传承红色事业,你让红四方面军的后代们自写回忆,牢牢的铭记先辈们的丰功伟绩及今天的红色江山来之不易。     

                    


         致敬!张崇鱼


                                         “红四方面军”子弟:

                                                          陶建新敬上
发稿人


我来发表评论

标题: [必填]
内容: [必填]
 
注: 1. 添加文字请用记事本(开始→附件→记事本)编辑,再将内容复制→粘贴到此编辑器中。
  2. 避免图片变形,请把图片的宽度限制在500像素以内,文件大小在500KB以内。
  3. 推荐使用<<美图>>软件对图片进行处理。软件下载地址:http://xiuxiu.mei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