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1
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用我们的心智,创造社会价值!
传递有用的信息,给生活增添一些乐趣!
将挥之不去的思念永远寄存在网上!
让革命军人的荣誉代代相传!
深切感念为创建新中国浴血奋战的革命战士!
难以忘怀的经历!
当前位置:首页 >>  共同关注
张仲瀚和北屯
发表人:  更新日期:2023-03-16  阅读:694   评论 0   字号:加大 / 缩小

张仲瀚和北屯

作者王哲

(一)生产建设兵团布局阿勒泰

(1)生产建设兵团布局阿勒泰的起因

新疆和平解放近十年,可是阿勒泰地区土匪依然横行,从扎河坝一带一直到肖尔布拉克,发生多起武装叛乱,阿勒泰军分区和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直属的28团武装部队联合进行平叛,当时,需要有像生产建设兵团这样一个屯垦戍边的部队在那个地方扎根,一方面发展那儿的经济,一方面巩固那儿的社会治安,这就是当时中央通知张仲瀚副政委决定成立农十师的意图。

(2)张仲瀚根据踏勘报告选址定点

1958年1月15日,根据自治区流域规划委员会副主任、生产建设兵团副政委张仲瀚的指示,兵团勘测三队队长王礼清和政治协理员王新厚带着六十多人,其中三四十名技术干部,二十多名工人,四辆汽车,带着武器和电台,当时的联络方式只有靠无线电跟乌鲁木齐联系,一行车辆浩浩荡荡冒着严寒前往阿勒泰地区,任务就是先做水土资源的调查,为成立农十师做一些准备工作。勘测队一行对乌伦古河、额尔齐斯河流域以及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夏孜盖处女地进行勘测,并为解决新中国第一个大油田克拉玛依解决用水和乌鲁木齐及东疆区域的北水南调工程进行选线。

1958年7月,张仲瀚副政委在兵团党委会议上满怀信心地指出:“根据兵团荒地勘查大军经过风餐露宿,找到了阿勒泰这个取宝盆,乌伦古河和额尔齐斯河水源丰盛,土地广阔肥美,初步确定兵团开发阿勒泰的行动方案,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要在该地区开发300---400万亩的土地,并立即行动。”

(3)原兵团勘探第三队政治协理员王新厚回忆勘探夏孜盖

1958年8月,自治区流域规划委员会副主任、生产建设兵团副政委张仲瀚根据兵团勘测三队的工作报告,带领兵团基建处处长申玉昆、灌溉管理处处长张立长、水利工程处政治部主任程人英以及自治区水利厅王鹤亭副厅长来视察夏孜盖、额尔齐斯河和乌伦古河流域等地,并亲自为农十师选址进行踏勘。

一天,我接到通知,叫我赶到和什托洛盖去接张仲瀚政委一行并进行工作汇报。我连夜赶到了和什托洛盖。吃过早饭,张仲瀚政委对我说:“我们准备先到夏孜盖,从那里开始穿越戈壁,一直到额尔齐斯河,计划用两天的时间。客随主便,你是主人,怎么走法,听你的。”

夏孜盖离和什托洛盖不远,它是我们勘测队勘测的第一个点,位于和布克赛尔河下游,由千年山洪冲积而成,土壤中含有丰富的腐殖质和有机质,平坦而肥沃,可耕土地面积达120万亩,是理想的宜农宜牧区,按照规划拟在这里成立一个军垦农场。

在去夏孜盖的路上,张仲瀚副政委让我坐在他的小车上,一边走一边向我了解情况。当时的夏孜盖没有什么人烟,生长着密密麻麻的胡杨树和梭梭林,也没有路,只有少数的当地蒙古人在那搞点简单的农业生产,还有28团(现在的181团)在和什托洛盖开的小煤矿种菜小组在那里种蔬菜。

到了夏孜盖,张仲瀚副政委展开地形图,详细地了解这个地方的情况。他问120万亩地中有多少亩能种地?我回答说估计有70多万亩的样子。张仲瀚副政委对这里的情况问得很详细,最后他又问:“夏孜盖是什么意思?”我说:“是蒙古语,翻译过来的意思是有喜鹊的地方。”他说:“这个名字好,喜鹊叫贵人到,我们军垦战士就是品德最高贵的人,一定能在这万古荒原上创造出奇迹来。”他还说要好好开垦这个地方,这里将是农十师的大粮仓。

王新厚在六十年后回忆到这儿激动地说:“张仲瀚副政委不愧为指挥千军万马、叱咤风云的一代儒将,在他大胆描绘农十师未来后,2003年,夏孜盖所在团场184团因盈利二百多万元,被兵团评为‘经济建设红旗团场’;2008年,播种面积达到17万亩,仅棉花的播种面积近11万亩,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8亿元,实现利润900多万元,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创举啊!”

(4)原兵团勘探第三队政治协理员王新厚回忆勘探顶山

我们一行离开夏孜盖,来到乌伦古河畔,当地的名字叫包塔玛依,翻译成汉语是“骆驼峰上有油”的意思。“包塔”的意思是骆驼的脖子、骆驼的峰;“玛依”的意思是油。乌伦古河畔那个地方有座山像骆驼峰一样,当地人取它的形状而命名。

自治区流域规划委员会副主任、生产建设兵团副政委张仲瀚到那儿后,看到地图上的名字说包塔玛依不好听,他指着远处戈壁滩上突兀出来,一端又突然消失了的山峦后说:“就叫顶山吧,山到了顶端的意思。”顶山就是这样得名的。

1958年7月,这里刚刚组建了青年农场,9月份,就根据张仲瀚副政委的意图改名为“顶山农场”。由此,“顶山农场”、“包塔玛依农场”的名称并存。

1959年4月5日,顶山农场改名为农十师二十九团,包塔玛依农场改名为三十四团。

1960年7月,三十四团建制撤销,并入二十九团。

1969年7月,二十九团番号改为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十师一八二团。

如今,“顶山”的名称至今仍在一八二团当地百姓中流传着。

(5)张仲瀚指示规划北水南调

自治区流域规划委员会副主任、生产建设兵团副政委张仲瀚指示勘探第三队,当时一个勘测目的就是北水南调工程,彻底解决新中国第一个大油田克拉玛依油田的用水问题。长期来看解决乌鲁木齐、东疆伊吾县、哈密县、鄯善县等地的用水问题。

原兵团勘探第三队政治协理员王新厚回忆说:目前,这个工程已经完工了,就是现在的北疆某重点水利工程,额尔齐斯河的优质水源已被引流到乌鲁木齐、克拉玛依等地。我们那时主要做引水路线和沿途荒地的勘测工作,后来把勘察资料报到了中央。那时国家没有钱,这个项目就没有建起来。现在,这个工程基本上按照我们当年勘测的路线终于建成了。在茫茫戈壁滩上建设出这样伟大的工程,我的内心是非常激动的。当年,我们搞勘测只是在图纸上计划的东西,现在变成了现实,这让我真正地感觉到了我们国家的强大。兵团在执行屯垦戍边的战略决策上确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84团今天能耕种17万亩的土地,这也得益于此项工程的建成。

随着水土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夏孜盖这块绿洲将会成为农十师最美丽最富饶的地方。当然“戈壁滩上盖花园”已不是什么梦想,如今确确实实变成了现实……说到这儿,王新厚的内心深处忍不住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二)张仲瀚亲自命名北屯

(1)张仲瀚率领勘探第三队勘探多尔布尔津

随后的几天,自治区流域规划委员会副主任、生产建设兵团副政委张仲瀚通过踏勘,亲自将农十师师部驻地多尔布尔津命名为“北屯”。

最初,张副政委曾想把农十师师部设到顶山,后来考虑到水利工程建设的问题,加之顶山交通闭塞,又参考我们的建议,初步把农十师师部设到了额尔齐斯河畔一个叫多尔布尔津的地方。

还在顶山时,我们打开地形图给张仲瀚副政委指出设立农十师师部的位置,并说明原因:这里是阿勒泰地区的中心,西面有布尔津、哈巴河和吉木乃三个县,东面与青河、富蕴两个县接壤,南面毗邻福海县,北接阿勒泰市,这个位置正好在中间,是阿勒泰地区的枢纽。

(2)张仲瀚率领勘探第三队勘探北屯

张仲瀚副政委说我们选址不能纸上谈兵,要到实地勘察才行。即将被任命为农十师师长的兵团灌溉管理处处长张立长说:“我们今天哪儿也不看,就看这个叫多尔布尔津的地方。”

当我们驱车来到额尔齐斯河畔的一个被当地人称为成吉思汗点将台的名叫得仁山的山顶上时,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幅妙不可言的图画:戴着雪冠的阿尔泰山庄严肃穆、连绵不断,著名的额尔齐斯河畔树木郁郁葱葱、苍翠欲滴、一望无际,苍苍茫茫的戈壁荒滩接天连隅……张仲瀚副政委把地图摊在车头上,像当年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点兵千将一样,指点着山下的江山秀色,最终拍板把农十师师部设在这里。他指着地图说:“夏孜盖放一个团,乌伦古河边的顶山放一个团,包塔玛依戈壁放一个团,额尔齐斯河北岸已经有了一个28团了,再组建几个采矿团进山挖云母、开宝石……这样一个亦工亦农的农十师就建立起来了。”

张立长说:“多尔布尔津,这个名字不好叫,请张政委起个新名字吧。”

张仲瀚副政委探勘之后,返回乌鲁木齐市途经农七师驻地奎屯时,告诉即将上任的农十师师长张立长说:将选好的师部驻地多尔布尔津命名为北屯,这是兵团部队在新疆最北边的地方,建立军垦农场,从事生产,这里不但是建设军垦农场的指挥机关驻地,同时也是工农业产品加工基地、教育文化和未来的垦区政府的驻地。

张仲瀚副政委还把师青年农场所在地命名为顶山。

(三)恢复农十师建制

(1)农十师序列

1959年1月6日,兵团党委书记张仲瀚同志从兵团勘探第三队提交的勘探报告和亲自踏勘的结果,报中央农垦部党组和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治区党委批准,申请恢复成立农十师。

1959年1月16日,兵团司令员陶峙岳(兼),政委王恩茂(兼),副政委张仲瀚签发命令,恢复成立农五师、农十师番号,建制和领导机构。

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农十师序列

师长:张立长

政委:黄浴尘(阿勒泰地委书记兼)

副师长:鄔佳才、李崇正(起义官佐、国民党军七十八师直属骑兵团团长)

副政委 :程人英

行政与党的办事机构:

司令部

参谋长仇朝先

政治部

主任程人英(兼)

下属:

组织科科长王爱民、副科长张毓珊

宣传科科长王新厚、副科长何仙仁

政法科科长杨建陵、副科长冯杰三

地方工作科科长周国俊

人事处:处长张明道

下辖单位:二十八团、二十九团、三十团、三十一团、三十二团、三十三团、三十四团、三十五团。

直属单位:医院、秦剧团、托儿所、小学、中学

配属单位:勘探设计队(兵团勘探第三队)、汽车队、电影队、《战声》报社

兵团决定以兵团直属的二十八团为基础,从兵团领导机关、农二师、农四师、农七师、农八师和兵团水利工程部队水工第二团选调一批干部,接收江苏、湖北支边青年和解放军复转军人及接收自愿来新疆的人员组建农十师。

成立初期共有14177名指战员,成立初期条件十分艰苦,恰好遇到中苏关系紧张,归还苏联债务,国家财政紧张,无力支持生产建设兵团新建垦区。但是在1147名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领下,克服重重困难,战胜三年大自然的不利条件,取得建场胜利。

师政治部宣传科科长王新厚于1928年出生在湖北礼山县一个穷苦的农民家庭。从小父亲省吃俭用供他上学读书。初中时,父母先后去世,又逢日本鬼子扫荡,把房屋全部烧光,他因生活困难加之战乱而失学了。抗日的烽火点燃了他的激情,1947年,他参加热膜解放军,1948年7月1日,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军四师十二团,他先后担任过战士、班长、宣传员、排长、政治工作员、保卫干事。

1949年,王新厚随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直逼新疆东大门。9月25日,新疆国民党部队宣布和平起义,他所在的前卫团最先进入新疆,随后被分到骑兵第八师改造起义部队。

以后的日子,王新厚先后在工一师、玛纳斯河水利工程处、兵团水利工程处、兵团勘测设计大队第三勘探队政治协理员。1959年4月,农十师恢复成立,被调到农十师政治部宣教科任科长,后任农十师政治部主任,一直到1989年离休。王新厚在农十师一干就是三十年,曾有人对他开玩笑地说:“你是农十师创业史的‘活字典’”。

(2)成立农十师党委‘

1959年3月18日,经兵团党委、自治区党委批准,成立中共农十师党委。

第一书记:黄浴尘(兼)’

书记:张立长

副书记:鄔佳才、程人英

常委:黄浴尘、张立长、鄔佳才、程人英、仇朝先、张明道

监察委员会书记:程人英

全师基层党委11个、党总支7个、党支部99个,有党员1147名。

(3) 召开恢复农十师大会

1959年4月7日,兵团党委书记张仲瀚、王季龙等领导到阿勒泰县巴里巴盖二十八团驻地,参加恢复农十师大会,张仲瀚副政委、王季龙主任、张立长师长、黄浴尘政委(兼、阿勒泰地区党委书记)发表重要讲话。

1959年4月9日,张仲瀚副政委在农十师成立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说:同志们,我带着最愉快的兴奋的心情来参加农十师成立大会,带着愉快的心情与同志们见见面,代表兵团党委表示衷心祝贺!

农十师成立也可以说是农十师的恢复,这也意味着、表示着阿勒泰地区将要大发展,并且现在已开始大发展,去年的六月,到现在差两个月不到一年,向同志们初步透露兵团党委准备在阿勒泰地区发展的意图。准备成立农十师,现在兵团党委的意图实现。阿勒泰地区各族人民会对农十师的成立感到高兴和鼓舞。

我们要求同志们坚强顽强领导全体同志,在阿勒泰地区组织一支规模强大的队伍,向自然界进攻。

兵团的领导及各师对农十师是十分支持的。在座的各位代表就是七师、八师、四师 和水工团来的干部。各师在各方面都派遣了优秀的干部,并支援农十师的建设,当农十师成立大会时,王季龙同志组织了工作组来,我住医院还是个病号,请三天假来这儿与各位同志见见面。也是够朋友的,这也是个支持。

我对阿勒泰深感兴趣。不知道同志们怎样,现在由于生产建设的大力发展,有必要恢复农五师,农十师,革命的目的一是向自然斗争,二是向社会斗争,主要任务是向自然斗争为主。要把矿山开发出来,把荒滩变成绿洲,在大戈壁上建起五个农场。再说社会斗争的任务其实就是与土匪斗争的任务。最近有小股土匪组织活动,土匪在到处打主意,我们也是在这打主意,哪个地方是个空白点,无人住,我们就在哪儿放一个农场。我们不仅仅开发夏孜盖,而且要到山里去,在阿尔泰山里要开建城镇。

阿尔泰的蒙古族语亦是金山的意思,这里有新疆最好的木材红松,最好的牧场草原是在阿勒泰,最好的矿产是在阿尔泰山区,在自然斗争中以矿、牧、林、农为主,没有电灯,要拉上电灯,办学校,托儿所,医院为山区人民做免费医疗,要改变山区的文化和交通面貌。要找不怕冷不怕饿的人去建设阿勒泰,把乡村建设好,如有叛匪之乱,可执行军事任务。没有事情执行。生产任务要在少数民族中做好群众工作,团结各族人民做好政治工作,先要准备吃苦,以后就会享福,同志们所做的没有离开毛主席指示的战斗队、工作队、生产队,我们开大会又听了黄书记的报告,同志们听了报告后都增强了信心,对阿勒泰都深感兴趣,这些意见都很好。

现在是讲黄书记,是讲农十师与地方的关系,黄书记兼农十师的政委,为了使地委同志感到不奇怪,感到是自己的事情,感到亲切,对我们更会亲切和帮助,而不是偏心眼儿,占便宜,皆群众油。黄书记的话,主要的要我们在某一类问题,其实要让上几步,我们今后兵团部队在各族人民之间不会有顾虑,如果阿勒泰人民需要什么,黄书记也可以指挥来做。

举个例子,修乌库公路,有人说我们修公路是为了经济核算,我们说赔本也要干。只要自治区党委指示我们就干,不给钱也要修,如果今年不给,明年欠账也可以,主要是阻碍了交通。最后兵团赔本800万元,伤亡数百人,流血地完成了这个任务,可见到兵团在生产上的任务吧。

再举个例子,克拉玛依中外人士都知道,可以说石油管理局建的,也可以说是兵团建设起来的,石油局主要负责技术工作。当石油局负责同志到兵团来提出国家需要,我不过一秒钟就答复了,同意,第三天就派人去。有人说我们是为了利润,现在怎么样呢?主要是为了国家社会主义建设,修兰新铁路,我们承担了二分之一的任务,把最困难的任务交给兵团,就是愿意担负困难,找困难的去干。后来由于钢铁材料供应困难,不修,暂停,停修,把我们冷一阵,热一阵,但我们提出自己拿出钱来修100到200km,铁路2000至2700万元,赠送给自治区,给各族人民办好事,不要钱,我们这样做自己也会这样做,自治区会自己再修100~200km,这样就到。这样就加了个备倍。总之,交通对兵团是极重要的问题。

农十师的军事任务提一下,师参谋长要统计一下数字,要配枪备粮。搞一种服装与正规军老百姓不同,有些人要执行军事任务,必要时非执行不可。对待阿勒泰地委要等于对兵团的党委领导一样,我想地方关系是可以搞好的,农十师恢复起来起来可以减少土匪的暴乱或者不暴露,我们相信农十师一定会很好、漂亮的完成任务。

下面农十师的生产问题,农十师的生产地区大部分是阿勒泰地委所管,有90%为阿勒泰管,10%为塔城管,夏孜盖180万亩地。苏鲁沟的几百万亩,两河之间的几百万亩,苛苛苏几十万亩,农业用地500至600万亩,先挑好300至 400万亩地,比现在发展的超过100倍以上。工业来讲有前途。制糖,造纸,面粉,盐,采矿等,现在要搞甜菜联合加工厂,可做胶轮,塑料。

1954年,傅作义部长和一些专家来新疆时,当时我在石河子,傅作义部长问我的水利建设重点,我说在西北。在新疆玛纳斯河为重点,换句话说,现在的制糖重点是在农十师是国家的制糖基地。另外阿勒泰的畜牧业是极其重要的,很有前途,新疆的羊羔已成为全国的宝贝,这里有广大的山区,有很多的山,有水草,现在利用的只有几十分之一。

黄书记说阿勒泰要以畜牧业为重点,现在二十八团有3万多只养,将来发展到300至500万只,所以应当大力发展畜牧业。这儿采矿的前途很大,有些农业单位也想搞采矿,不要把兴趣转移了,农业要搞好,在附近也可以搞矿业,搞畜牧业的也要搞农业,采矿的要种旱地,搞林育苗,栽树,任何一种事业不要单打一,这样才能有利,要多种经营,工矿农牧林都要搞,综合利用,不要想采矿不搞农业就不对了。

今年要苦战一年开始改变面貌,苦战三年基本上改变面貌,苦战五年,十年完全改变面貌,什么叫改变面貌?就是工业化,机械化,电气化在全国不这样提,而在阿勒泰这样是否冒进了呢?一来就农业机械化,水利建设电气化,要搞公路交通,要搞内河航运。

阿勒泰地区比较落后,三年改变面貌是不是有点冒进了呢?二十八团在农业上有些基础,大部分是机械化了,农十师是不是可以做得好的呢?我想可以的,并且很快可能做好,可以超过农十师需要多少年才赶上其他师呢?我看很快,农业上技术落后,而以后为什么很快呢?因为干部都是各师来的,主要的带来了更新的宝贵经验,可以利用兄弟单位各种各样的成功经验。可以少走弯路就是很可贵的力量。因此农十师将来的任务可以很早完成。

另外干部要加强团结,政治挂帅就是思想,带头走群众路线,团结好群众,对国家有利,对民族人民有利,对自己也有利,有利我们就干,将来你们了解了阿尔泰地区后就会感兴趣了,分配工作服从分配就是原则,有原则就是政治挂帅,服从党和国家任务的需要,这是政治贯彻,我们的同志是很懂得的,我们的同志是应该对这样充满很大的兴趣,我们目前还比七师八师四师差,正因是空白,就需要建设。

在西安分配解放军第一兵团任务是彭老总,王司令员说你愿意去四川呢,还是到新疆?到新疆,因为新疆是空白,要建设。要长期建设,阿勒泰不是三心二意,你们和志愿军不同的一点,就是跨过鸭绿江,建设阿勒泰永远不要回去,我现在填表,不填河北人,而是填新疆人,工业今年就搞,马上就搞,要搞什么就搞什么,要什么就给你们什么机器,水力发电,火力发电,工业建设不是很远的,是这里的困难,有两个方法解决。

一是各师兵团支援解决,二是依靠自己努力解决,这是主要的。财力和物力尽量满足解决,解决不了,自己创造一些条件,你们可能以为石河子好。

我向你们保证,兵团党委会很重视的支援你们的,有困难会支援你们解决的。你们的困难不是孤立的,但大部要以依靠自己解决,以多快好省地把阿勒泰建设好。

发展生产指标呢?今年垦荒20万亩,明年垦荒50万亩,后年每年50到80万亩,四年以后发展的200至260万亩,畜牧业100~200万头。粮食要成为高产地区,甜菜,马铃薯,小麦要高产,夏孜盖要搞一些棉花,师部要摆在水码头,额尔齐斯河旁,铁路公路点,夏子盖,苛苛苏,苏鲁沟,科尔木尔托拜山区及阿尔泰山森林里要搞城市,富蕴要成为繁荣的城市。

师部之地为文化、教育、医院等行政中心,最有意义的山里的城市要搞起来,形成繁荣地区,希望你们日新月异,相信你们赶上和超过先进的地区,阿勒泰各民族以最大的热情来迎接你们,这里会发生令人兴奋的新的变化。

(四) 农十师领导机关迁往北屯

(1)张仲瀚指示招收支边青年

时任农十师政治部宣传科科长王新厚回忆:农十师成立后,为了开垦荒漠,开发利用水土资源,决定从内地接支边青年进疆。因为我是湖北人,加之从战争年代出来一直没有回过老家,师长张立长决定让我回湖北接支边青年。

1959年,我带了14名干部前往湖北,带上兵团印发的介绍新疆、反映兵团的宣传资料和宣传片《沙漠的战斗》和《哈什米加米拉》。我们农十师来的人被分到湖北浠水县招人。浠水县是湖北省的一个大县,当时粮食非常紧缺,当地的老百姓每天的粮食只有四两稻子,和着野菜吃。我们去了后,浠水县广播站每天播放介绍兵团的宣传资料。当时,很多年轻人得知新疆兵团招募支边青年,报名非常踊跃。我们当时只招5000人,结果报名的就有五六万人。那个年代,老百姓饿成什么样子,现在的人都是难以想象。

离开武汉时,我们给5000人每个人都发了冬夏的衣服、被子,连棉鞋都发了,到新疆后留在卡子湾水泥厂和兵团大修厂各1000人。6月初,其余的3000人都来到了农十师,分别分配到云母矿、33团(现183团)、29团(现182团)工作。

这些湖北支边青年都是从山青水秀的江南鱼米之乡来的,突然来到新疆戈壁荒滩,住的地窝子,生活环境反差这么大,大家的情绪很不好。

这批湖北支边青年安置后不久,程人英副政委带着我们一行人前往33团看望他们,一到团部正在建设的第一个引水渠什包大渠边,好多人看到我就骂我:“王骗子来了,王骗子来了。”

33团的王科长说:“你最好不要到连队去,人家都骂你是王骗子。”我说:“不要紧,让他们骂吧,哪个连队骂我最多,我就到哪个连队去看看。”我们一行人果然去了连队,也没见湖北支边青年骂我,王科长笑着说,他们当着你的面不好意思骂你。

后来,我们和这些湖北支边青年开了一个座谈会,谈了今后农十师发展的前途,这些同志还是不错的,对建设农十师非常有信心,大部分人最终安定下来了。只有一小部分人因为多方面的不适应,产生思想波动出走,这是可以谅解的。

王新厚感慨地说,各地支边青年响应党的号召,来新疆来兵团,开发边疆建设边疆的精神是非常可贵的。他们的子女一直在农十师工作的仍然有很多,有不少还在农十师、阿勒泰地区乃至兵团、新疆担任各级领导职务或者是业务骨干。他们在屯垦戍边的伟大事业中,献青春、献终身、献子女的无私奉献精神构筑起了兵团精神,是兵团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2)农十师领导机关迁址北屯

1959年11月,张仲瀚副政委告诉张立长师长,北屯向东直达富蕴县、国家重点的壹一壹(可可托海)矿区和青河县,向西直达布尔津县、哈巴河县和吉木乃县,向北60公里到阿勒泰县,向南四十公里不到是福海县,头顶一座山可以做依托,作为战争爆发的隐蔽点,又紧挨着波涛不熄的额尔齐斯河和布伦托海,有山有平原,有河流有湖,六十公里开外的阿尔泰山麓,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矿山,可以发展重工业,我们目前的任务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依托,逐步建立重工业,建立服务工农业的科研基地,为工业服务的教育也要逐步建立起来,学习南泥湾精神建立垦区政府,这样我们兵团部队的指战员才有归属感,做到永远扎根边疆,保卫边疆。农十师领导机关首先由巴里巴盖迁往北屯,同时准备在北屯建立云母加工厂。

为请自治区支持兵团发展这项国家急需的云母,张仲瀚副政委和兵团加工副业处处长刘志申、重工业科余源、农十师领导机关的刘持谋,向自治区人委副主席辛兰亭、自治区财政厅厅长刘子漠汇报,将税收降低一些,支持新疆发展这项新的工业项目。

刘子漠厅长说:据我们了解,云母只在我国四川凉山和内蒙古的包头有两个矿,规模都很小。这次在我们新疆发现大量的云母,这是国家最急需的绝缘材料,每年国家不得不打破帝国主义对我国的封锁,进口大量的云母,发展新中国的工业。张仲瀚副政委组织农一师进入昆仑山开采,农二师进入天山开采,农四师、农六师、农七师和农八师进入阿尔泰上开采,农五师进入东天山开采,兵团机运处独立汽车第二营到昆仑山托云地区开采,兵团工一师到可可托海矿附近开采,这都是一件有意义的好事,目的是解决国家最急需的绝缘材料,支援国家经济建设,自治区财政上理应支持。鉴于中央对新生的云母,没有统一的税收办法,我已经指示自治区税收政策部门和财政厅研究,首先给予支持,第二让开采企业多得利,税收上给予最大的优惠,支持北屯云母加工基地建设。

最后,辛兰亭主席、刘子漠厅长答应张仲瀚副政委请求,给兵团发展云母工业创造有利条件。

北屯市,你现在成为祖国一颗璀璨闪耀的新星,成为自治区的直辖市,属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管理的一座城市,实现了张仲瀚政委的愿景,生产建设兵团成为党、政、军、民、企的新型社会主义社会的新城,军垦战士有了归属感,实现你的愿望扎根边疆、建设边疆、保卫边疆,永远和边疆各族人民群众心连心。


附记;

(1)1949年12月,国民党起义部队骑兵第四旅、骑兵第九旅和整编四十二师直属步兵团、南疆警备司令部边卡大队合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二十二兵团骑兵第八师,下辖骑兵二十二团、二十三团、二十四团和属于骑兵八师序列的二十二兵团骑兵团,也称之为师属骑兵大队,驻防莎车县。

1950年7月,骑兵二十三团和师骑兵大队转隶解放军二军独立骑兵师,分别为骑兵第一团、第三团。同时将驻防承化(今阿勒泰县)的新疆军区独立团转隶骑兵第八师,番号为骑兵第二十三团。由于路途遥远,始终没有归建。

1952年4月,骑兵第八师移驻石河子,师直驻石河子。下辖的骑兵第二十二团、二十四团到精河县接管新疆军区工兵团驻防和生产任务。在此期间,组建了二十三团,补全建制。

1952年10月,将解放军二十二兵团直属工兵团转隶骑兵第八师建制。

1953年2月25日,解放军二十二兵团骑兵八师改称解放军二十二兵团工一师。

1953年6月,解放军二十二兵团工一师改称解放军新疆建筑工程第一师。

1954年12月,解放军新疆建筑工程第一师转隶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改称兵团工一师。

1955年4月,兵团工一师整编为玛纳斯河水利工程处。

(2)1949年12月,起义的国民党军骑兵第一师下辖骑兵第六旅、骑兵第七旅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二十二兵团独立骑兵第七师。

师长韩有文

政委于春山

第一副师长韩荣福

第二副师长郭全梁

第三副师长马全吉

司令部

参谋长李钢

副参谋长马光辉、阎震磺

政治部

主任杨贯之

供给部

部长马成智

政委邹兴仁

卫生部

部长王珠泉

政委易 毅

下辖第十九团、二十团、二十一团。驻防奇台县三台镇.。

师长韩有文于1950年2月升为新疆军区第三副参谋长,兼骑兵第七师师长,在新疆军区司令部办公。由骑兵七师第一副师长韩荣福主持骑兵七师军事工作。

1952年2月,骑兵第七师移驻承化县(今阿勒泰县),十九团驻巴里巴盖、二十一团驻富蕴县城可可托海,骑兵二十团在迪化(今乌鲁木齐)从事建筑工程。

1952年4月,骑兵二十团改称新疆军区工程团。不久新疆军区工程团在迪化转隶新疆军区工程处,和新疆军区工程纵队合编,番号为建筑工程第二团。

驻阿山(今阿勒泰)的新疆军区独立团转隶骑兵第七师,番号为骑兵第二十团。

1952年5月,由解放军第二军独立骑兵师改称的新疆军区独立骑兵师撤编。师长兼政委何家产带领160余人组建西北空军第二十五师,行军走到阿克苏时,新疆军区转西北军区命令去到阿山地区承化县,编入骑兵第七师。何家产任师长、由阿山地委书记杨烈光兼师政委,副师长韩荣福、田辅臣(7月任),副政委安正福,参谋长李振海、政治部主任安正福(兼)、财务处处长张藩、财务处政委邹兴仁。同时,骑兵第七师兼阿山军分区。

原骑兵七师政委于春山调任空军第八航空学校政委、第二副师长郭全梁调任解放军第二军步兵第六师第二副师长。第三副师长马全吉告老返回家乡青海。副参谋长阎震磺调解放军二十二兵团司令部参谋处副处长兼队列科科长。

在新疆军区党委、自治区党委、兵团党委领导下,骑兵七师这支起义部队的一些团级干部马锡哲等,走向师团级干部岗位,张仲瀚为首的兵团党委给予充分的信任。

1953年6月,骑兵第二十一团代政委王从义率领4个连700余人,转隶中苏稀有金属公司可可托海矿;骑兵二十一团和代管的新疆军区工程总队合编为新疆军区工程处第四团。骑兵二十一团牧场移交给骑兵第十九团。

骑兵第二十团第二营转隶阿山公安大队,驻守中苏稀有金属公司可可托海矿。主力编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四团(欠二营),开往宝鸡整训。牧场和编余人员移交给骑兵十九团。

整训期间,改称西北军区补训第六团,征集新兵300余名,补充为第二营。整训三个多月,全团在宝鸡琥镇火车站,即将出发,已经坐在火车上,传来了朝鲜战场彻底停战。西北军区命令西北补训第六团开回新疆。

西北补训第六团回到新疆,第二营转隶解放军二十二兵团直属的工兵团,建设石河子新城。

西北补训第六团驻守伊犁新源县则克台,第三营驻守巩留高尔基地区。西北补训第六团以后融编到解放军第五军步兵十五师。

步兵十五师以后改称新疆军区农业建设第四师,隶属新疆军区建制。

1954年10月,新疆军区农业建设第四师转隶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

(3)骑兵七师师直改称阿山军分区,师直牧场移交给骑兵十九团。

骑兵十九团和代管的新疆军区黄金开采大队300余人合编为农业建设第二十八团。

骑兵七师师直一部和在玛纳斯县小李庄地区的新疆军区后勤运输部生产总队合编为新疆军区农业建设第十师,下辖二十八团、三十团,直属劳改支队,师部驻小李庄。

农十师师长兼政委林海清、副师长兼参谋长韩荣福(起义将领、国民党军少将、骑兵七师第一副师长)、副政委刘炳正、政治部主任张志勇。

发稿人
发表人:
地区:
现状:
年龄段:
参军时间:1900 年 1月
原/现所在部队:
职位:
电子邮箱:
电话: 13811366335
腾讯QQ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