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1
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用我们的心智,创造社会价值!
传递有用的信息,给生活增添一些乐趣!
将挥之不去的思念永远寄存在网上!
让革命军人的荣誉代代相传!
深切感念为创建新中国浴血奋战的革命战士!
难以忘怀的经历!

选取学校:

提示:
学校和校友公示信息本站代为上传。网上报名非隐匿信息即时公开显示。图文可在留言区自行发表。取消/修改报名和留言信息由网管代办。现有/曾有学校(含分校)用一个校名。共享网址分别集中链接。校方信息均免费上传。垃圾信息将被清除。
联系网管请致——
QQ:514064997
八一校友QQ群号:
173952160
可容500人)
94354871
(可容200人)


网站建设+软件开发+服务器租赁
关联网页切片 快速切片 快速建站
定制电子签到 电子签约
多点触摸   触摸管理软件
输入关键词: 报名  发表
学校: 成都七中八一学校
姓名: 陈军
标题: 涉及“老西藏”的捐赠品第二批移交在四川省军区16干休所进行
内容:


涉及“老西藏”的捐赠品第二批移交

在四川省军区16干休所进行


    2022年37日下午,四川革命军事馆“专班”中校组长赵洋和文职干事肖锋、凌宇豪一行3人,来到四川省军区16干休所,上门接收曹泳、王小虎、陈军、汪少华(陈军代)移交给四川革命军事馆的捐赠品。




    因前不久成都严防疫情,人员出入四川省军区院内受限,设在四川省军区办公大楼内的四川革命军事馆“专班”调整工作方式,走出来点对点上门接收捐赠品,先移交,后视情择机安排举行颁证仪式。

    移交开始前,双方彼此先做介绍。而后,捐赠人曹泳、王小虎、陈军分别作捐赠品背景介绍。

    曹泳在她的讲述中,介绍了父亲曹宗堃在解放战争和入藏后的经历,尤其是讲到父亲曹宗堃多次负伤,命悬一线,九死一生的往事,令3位“专班”人员颇多感触。赵洋发言说道:“革命战争年代老前辈浴血奋战那种精神不能因年代久远而被后生小辈忘却。老前辈的奋斗故事,让我们更多地感受到肩负贯彻习主席传承红色基因指示的责任,切实体会到“专班”工作的意义”。凌宇豪也很有感触地说:“我们90后应该多多了解过去革命战争年代老前辈们是怎么奋斗的,我们在“专班”从事这项工作,能在移交中听讲革命老前辈的战斗故事,很受教育”。




    王小虎在介绍捐赠品后,提了一个工作建议:149师军史馆收藏的东西很多,部队建制变动后,建议“专班”联系一下,将原149师军史馆的东西集中到四川革命军事馆来展出。他提到,省内有的部队编制变动后,原军史馆的东西可以去摸摸情况,或许有助于为四川革命军事馆征集更多展品开一条新路。






    他们移交的展品是:

    曹泳捐赠了8件:1950年步兵第53师党委下发的曹宗堃一等功通令(复印件);第18军政治部颁发给曹宗堃的人民功臣奖章;194689日冀鲁豫第12军分区303150人在河南太康城墙外的合影(正面);194689日冀鲁豫第12军分区303150人在河南太康城墙外的合影情况注明(背面);1950年进军西藏曹宗堃、向甦夫妇合影.

    王小虎捐赠了5件:父亲西藏用过的马褡子(行军时搭在马背上的大型布口袋);军用慰问袋(正反两面装洗漱用具);成都军区下发的汗衫(印字全新白色针织品);一副绑腿带(丛林作战步兵被装用品);65式军服一套(全新78式的确良干部服、单军帽、帽徽、领章);65式武装带(干部革制外腰带,1978年前战士是帆布武装带)。

    陈军捐赠了3件:父亲在抗战和解放战争中用过的马背套(行军时搭在马背上装被褥的大布口袋);修建松潘红军长征纪念碑审定通过的金属模型;《金碑颂》松潘红军长征纪念碑落成纪念画册。




    汪少华捐赠了3件:中央慰问团奖励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参战人员的搪瓷水杯;林芝军分区60迫击炮教练弹;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战前年轻战友的合影照(其中1位是在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中牺牲的烈士)。


浏览: 1174
日期: 2022-03-09


输入关键词:
回复留言记录(0):
序号 姓名 回复内容 回复日期
暂无回复!
共有0   上一页   下一页   0   当前第 页  

回复留言
姓名:  [必填]
回复内容:  [必填]